趙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全力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和提高專業教育整體水平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藥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聯合教育部持續推進中醫藥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升中醫藥院校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一是出臺相關政策。聯合教育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14條改革措施,推動和保障中醫藥教育改革發展。二是推動中醫藥院校提升辦學能力。省局或省部局共建中醫藥院校20所,推動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支持中醫藥院校改革發展。22所中醫藥院校開展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6所中醫藥院校開展中醫學9年制招生,6所中醫藥院校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三是深化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會同教育部實施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及其2.0,開展中醫學教育改革項目82個,加強中醫藥類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新增中醫養生學、中醫康復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4個本科專業,指導中醫藥院校培養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中醫藥人才。四是推進中醫藥畢業后教育體系建設。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培訓標準,確定268個中醫規培基地,支持建設30個中醫規培重點專業基地,累計招收培訓12.9萬名中醫住院醫師(含1.3萬名中醫全科醫生),促進中醫專業醫學生向合格醫生轉變。五是會同教育部推動中醫藥職業教育發展。根據社會需求特點,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職業教育本科培養體系。增設中高職中醫養生保健、中醫康復技術、中醫健康管理、中藥材生產與加工等專業或方向,支持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舉辦中醫藥類專業,培養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技能人才。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進一步加大中醫藥教育改革的工作力度,將《實施意見》各項要求貫徹落實,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課程體系、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
二、關于加強中醫藥傳染病學科人才隊伍培養的建議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傳染病相關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一是加強學科建設。在中醫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中醫醫療機構建設14個中醫傳染病學重點學科、10個中醫肺病學重點學科等,培養了一批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和學科團隊。二是組織編寫規劃教材。組織相關領域專家,整合課程資源,編寫《中醫疫病學》教材,納入中醫藥高等教育行業“十四五”規劃教材。三是支持中醫疫病傳承創新團隊建設。2020年,我局組織實施了一批中醫藥創新團隊及人才支持項目,支持1個中醫疫病傳承創新團隊建設,促進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研究、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相關部委推動中醫藥傳染病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指導和推動中醫藥院校加強中醫疫病學課程教學和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訓練;加強中醫藥應急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各地建立包括中醫急診、重癥、呼吸、護理、管理等多學科專家在內中醫藥應急隊伍;支持建設一批中醫傳染病學、中醫急診學、中醫肺病學等重點學科,強化學科內涵、外延研究、學科平臺建設,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學科團隊。
三、關于對中醫藥專業高校給予優惠補助和提升基層中醫藥從業人員待遇的建議
近年來,中央財政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健全投入機制,積極支持高校加強中醫藥等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對中央高校,中央財政通過中央高校預算撥款體系予以統籌支持,考慮到中醫學、中藥學等醫學專業培養成本較高等因素,中央財政在核定中央高校生均定額撥款標準時,對相關專業核定了較高的撥款系數。同時,中央財政加大研究生培養支持力度,對中醫學的博士生核定了較高的撥款系數。在分配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等項目資金時,對醫學等特色院校予以適當傾斜。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賦予高校較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高??山Y合實際統籌支持中醫學、中藥學等醫學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對地方高校,中央財政主要通過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予以統籌支持。中央財政賦予地方較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各地可結合實際統籌支持地方院校加強中醫學、中藥學等醫學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人員待遇問題。近年來,我局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健康委等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規范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推動基層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要求,綜合考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績效考核情況、人員結構、事業發展、經費來源等因素,統籌平衡與當地縣區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的關系,合理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除了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國家對基層醫務人員還實行了一系列傾斜政策。一是印發《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實施方案》,規定在艱苦邊遠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包括公共醫療衛生人員在內)享受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負擔,并于2010-2019年間多次提高了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二是《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規定,對到中西部、東北地區或艱苦邊遠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下事業單位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可提前轉正定級,薪級工資可高定1-3檔。三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的通知》規定,對包括衛生人員在內的鄉鎮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實行鄉鎮工作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月人均200元,并向條件艱苦的偏遠鄉鎮和長期在鄉鎮工作的人員傾斜。上述政策的實施,對保障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待遇起到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相關部委繼續通過現有渠道,進一步支持高校加強中醫藥學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推動提升基層中醫藥人員待遇。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1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