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對醫院發熱門診開設中醫科室、推進中醫參與治療急性傳染性疾病、建設中醫疫情觀測網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醫藥歷來是我國傳染病防控救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中醫藥先后積極參與SARS、H1N1流感、H7N9流感、登革熱、手足口病等一系列傳染病防治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廣泛認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導各地建立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機制和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推動中醫藥及早、全程、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創新形成落實中西醫結合的“有機制、有團隊、有措施、有成效”醫療模式,充分發揮中醫、西醫兩種醫學的疊加作用,提高臨床救治效果,中醫藥成為疫情防控中國方案的重要內容和一大亮點。
在中醫藥應急與救治能力提升方面。我局采取了多項措施,一是2020年,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2億余元,開展縣級救治能力提升工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局本級公共衛生應急救治能力建設項目等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均包含中醫醫院。協調財政部安排抗疫特別國債15億元,支持縣級中醫醫院開展傳染病防治能力建設,加強發熱門診建設、開展疫病防治、急診急救能力及院感防控人員培訓,提高縣級中醫醫院對傳染病的篩查、預警和防控能力及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二是按照平戰結合、專兼結合、協調聯動、快速反應的總體要求,依托高水平中醫醫院,組建了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和33個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建設了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33個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覆蓋所有省份,切實提高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特別是疫病防治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發突發傳染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緊急醫學救援中的獨特作用。三是指導各地中醫醫療機構規范發熱門診、預檢分診點設置管理,加強急診、呼吸、重癥醫學等重點科室能力建設,開展疫情防控救治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強化哨點作用,落實“四早”要求。四是以中醫醫院評審為抓手,指導中醫醫院加強包括發熱門診在內的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等科室建設,優化科室設置和功能布局,強化急診急救和重癥救治能力建設。同時,中醫醫療機構均設有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并按照規定進行傳染病的監測和網絡直報工作。五是今年6月,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要求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進一步完善綜合醫院中西醫協同相關制度,將中西醫結合工作納入醫院評審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強化綜合醫院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在中醫疫病防治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強中醫疫病防治人才源頭培養。我局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研究制定《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加大中醫學類專業溫病學等經典理論課程比重,設置中醫疫病相關課程,增加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教學內容。積極推動將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輪訓納入中醫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二是加強中醫疫病防治和應急人才儲備。遴選涵蓋中醫疫病、急診急救、中醫骨傷、重癥醫學等相關學科的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以及護理人員,組建33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國家中醫藥疫病防治和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骨干人才庫。三是加強中醫疫病防治人才培養培訓。依托國家中醫藥人才培訓中心、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作用,靈活采取現場授課或線上培訓等方式,對中醫醫院呼吸、急診、重癥醫學、感染等重點科室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培養一批中醫疫病防治骨干人才。
下一步,我局將采取以下措施提升中醫應急救治能力,一是繼續加快推進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確保在疫情發生時能夠快速反應,承擔新發突發傳染病患者特別急危重癥患者的集中收治,確保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治療。二是繼續加強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急診、呼吸、重癥醫學等重點科室建設,改善基礎條件和設施設備,優化科室設置和功能布局,加強中醫醫療機構的日常監管和醫務人員培訓,強化感控人員配備,提升肺病、骨傷等新發突發傳染病及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涉及的主要疾病的診療能力。三是積極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進一步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在組織管理、專家組成、技術方案等方面納入中醫藥相關人員和內容,確保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工作、發揮作用。聯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加強綜合醫院、??漆t院、傳染病醫院中醫藥科室建設,建立完善中西醫會診制度,將中醫藥服務納入多學科綜合診療體系。四是積極支持中醫藥院校加大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重癥醫學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將中醫藥疫病防治人才納入人才培養專項進行統籌培養,強化中醫藥疫病防治高層次人才培養。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1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