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琴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廣共享基地模式實現中藥材行業轉型升級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加強中藥材資源保護
我局自2011年開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以來,已初步建成了由1個中心平臺、28個省級中心、65個監測站組成的中藥資源動態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通過對區域內中藥資源相關信息的收集和監測,鞏固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實時掌握全國各地中藥材產量、流通量、質量和價格的變化情況;通過分析中藥資源動態變化趨勢,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指導農民進行中藥材種植、銷售等提供服務,提升中藥產業信息化水平和政府服務能力,逐步解決中藥產業發展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服務中藥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形成了我國中藥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長效發展機制。
二、推動中藥材標準化、規范化生產
一是國家藥監局積極推進《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GAP)修訂,即將發布。新修訂GAP將進一步加強種子種苗和種源、種植(養殖)及采收加工管理,強化包裝、倉儲和運輸環節管控,為推進中藥材規范化和適度規?;l展提供技術指導,以進一步提高中藥材質量,加強中藥質量源頭管理,推進中藥材由野生進入種植、養殖的新發展階段。二是2021年,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并召開會議對中藥材“三品一標”行動進行部署,大力推進中藥材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加快中藥材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整合項目資金,支持開展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試驗示范,對農藥減量、化肥減施、農機農藝融合等技術進行優化完善與組裝集成,形成規范化、可推廣的技術模式,輻射帶動更大范圍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扶持,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大專項+任務清單”要求,統籌利用涉農項目資金,開展中藥材“三品一標”行動,推動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我局與農業農村部共同起草《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并在征求意見后進一步進行完善,從源頭加強中藥質量控制。下一步,我局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合作,盡快制定并發布《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實現中藥材種子種苗規范化管理、種子種苗繁育體系完善健全的新局面。
三、加強中藥材質量安全監管
一是國家藥監局探索研究中藥材產地加工產品的管理措施,督促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對中藥材產地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促進完善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加強中藥飲片質量監管的同時,引導中藥材產地結合鄉村振興,依托優勢資源,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把就業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二是農業農村部針對中藥材作物登記農藥短缺的問題,引導農藥登記試驗單位和農藥生產企業開展聯合登記試驗,開辟農藥登記審批綠色通道,加快推進中藥材等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步伐。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對22種高毒高風險農藥采取定點經營、實名購買、溯源管理措施。加強農藥監督抽查,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組織開展農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嚴厲查處違規生產經營農藥行為,凈化農藥市場。規范科學用藥指導,加強宣傳培訓,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從源頭上防范農藥殘留風險。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加強農藥市場管理,凈化市場環境,規范中藥材生產安全用藥,提升中藥材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是我局通過實施中藥材質量保障項目,積極推廣中藥材追溯體系建設,已支持全國219個縣的1310個企業推進相關工作,并指導廣西、貴州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使用,提高了中藥材質量管理的信息化、標準化水平,促進了我國中藥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強化科技支撐,促進信息化和農藝融合
農業農村部根據全國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和技術需求,2017年聯合財政部啟動建設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在全國選聘1位首席科學家、26位崗位科學家、27位綜合試驗站站長,支持開展中藥材遺傳改良、栽培、加工、病蟲草害防控、機械裝備等聯合攻關。突破了雪蓮、人參等藥用植物細胞和不定根培養及產業化技術,初步解決了三七連作障礙難題,創制了枸杞真空脈動干燥和百合無硫初加工裝備。同時,大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與應用。2017年起實施數字農業試點項目,圍繞數字農業創新中心、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和數字農業試點縣等,累計中央投資26億元,建設100個項目。通過項目示范帶動,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的在線監測、精準作業、數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強化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組織開展中藥材新品種選育、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創制等研究與示范推廣。同時積極推進智慧農業相關工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中藥材全產業鏈的深入融合與應用,提升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1年12月2日